精選文章

四大菩薩 (無限的慈悲—觀世音菩薩)

四大菩薩 (無限的慈悲—觀世音菩薩)   文珠法師講述 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廿七日於香港九龍政府文化中心   一、慈悲的意義 二、慈悲的類別 三、慈悲的重要 四、慈悲的代表—觀音菩薩的聖號 四、慈悲的代表—觀音菩薩的性別 四、慈悲的代表—觀音菩薩的本跡 四、慈悲的代表—觀音菩薩的道場...

2012年10月24日 星期三

竹窗隨筆(初筆)白話解--四大五行




《竹窗隨筆》為明末高僧蓮池大師晚年的隨筆文集,辨禪、教、淨之正知見,乃至對佛儒融合也有一番精闢論述。而其中談到修行人生活行止的部分,更可以看到一代大師的風骨,真堪作我等佛子最佳典範。

竹窗隨筆(初筆)白話解--四大五行
明雲棲寺沙門祩宏 著
華藏講記組 恭譯

四大五行
五行之在世間,春夏秋冬而中氣也,東西南北而中方也,天之經也,地之緯也,自然之理,而亦必然之勢也。乃佛經不曰五行,而曰四大,說者曰:「地水火有五行之三矣,金攝於地,木攝於風,則四未嘗不五也。」此說良是,而未盡也。宇宙之內,則羅之五行足矣;統論乎宇宙之外,而要其成住壞空之極致,則四大始足以該之,而猶未盡也。地水火風,又繼之空也、識也、念也,而成七也。此何說也?地之質最為凝實,水之質不實而流衍,火之質至不可捉摸,而風
則有氣而無質矣,空則並氣而無之矣,然後會歸於識,發動於念,從粗及微,通名七大而始盡也。彼五行者,地水火風之分布,而成天、成地、成人物者也。五行狹而四大廣也。
【註釋】
.四大:指構成一切物質的四種要素。又名四大種、四界。即指地大、水大、火大、風大。此四種元素之體遍存於一切物質,故稱為大。所謂四大,一地大,性堅,支持萬物。二水大,性濕,收攝萬物。三火大,性煖,調熟萬物。四風大,性動,生長萬物。
此四大相倚而造極微,極微相聚而成色法。又以其能造,故名種。以其體寬廣能遍一切色法,故名大。佛教之四大之說,並以之說明無常、苦、無我等理念。(摘自《中華佛教百科全書》、《佛學大辭典》
.五行:指我國文化傳統中之陰陽五行的五行,即水、火、金、木、土。此五數運行於天地之間未嘗停息,故稱五行。五行乃生成育化萬物之要素,與佛教的地、水、火、風(四大)為能造之說有相通之處。古人常以五行說明宇宙萬物的起源和變化。五行之說起自太古,廣行於儒、墨、道、法、兵、醫諸家之間,漢代以後,此說漸盛,且以之擬配於人生百般事象。之後,五行又衍出相生相剋二義。相生者,謂木生火,火生土,土生金,金生水,水生木;相剋者,謂水剋火,火剋金,金剋木,木剋土,土剋水。(摘自《中華佛教百科全書》、《漢語大詞典》)
.中氣:古代曆法以太陽曆二十四氣配陰曆十二月。陰曆每月二氣,在月初的叫節氣,在月中以後的叫中氣。如立春為正月節氣,雨水為正月中氣。(摘自《漢語大詞典》)
.成住壞空:係指成劫(指世界的成立期)、住劫(指世界的存續期)、壞劫(世界壞滅的期間)、空劫(世界的空虛期)等四劫。此係佛教對於世界生滅變化之基本觀點。人壽八萬四千歲時,歷過百年,則平均壽命減一歲,如是減至人壽僅有十歲則止;復過百年,則增一歲,如是增至八萬四千歲。此一增一減,名為一小劫。如是二十次增減,名為一中劫。總成、住、壞、空四中劫,名為一大劫。(摘自《中華佛教百科全書》、《三藏法數》、《佛光大辭典》)
.七大:《楞嚴經》就「地、水、火、風、空、見、識」之七法,明周遍法界之義。此七法,性真圓融,皆如來藏,故每一法無不周遍,無不含容,此為大之實義。蓋由萬法不離地水火風而成,依「空」建立,因「見」有覺,因「識」有知,舉此七種,則一切萬法無不攝矣。其中,地大稱萬法之堅性,火大為煖性,水大為濕性,風大為動性,空大為無礙之性,見大為覺知之性,識大為了別之性。此七大非各各獨立之實性,乃真性如來藏觸緣所發動者。然以眾生迷失本心,根塵對起,知見妄分,聽不出聲,見不超色,但於日鏡和合處見火起,月珠和合處見水生,各不相容,執相成礙,殊不知如來藏中,水火性空,本周法界,隨眾生心,應所知量,循業發現。故世尊於楞嚴會上,開悟阿難及諸大眾,會七大萬法皆歸如來藏,故說此七大之相也。(摘自《三藏法數》、《佛光大辭典》、《佛學大辭典》)
.流衍:廣泛流布,充溢。衍,讀音「演」。(摘自《漢語大詞典》)
【譯文】
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,此五數運行於天地之間,而有春、夏、
秋、冬四季以及每月節氣、中氣的變化;並形成東、西、南、北、中五方,猶如天地之經緯,這是自然的法則,而且也是必然的趨勢。但佛經上不說「五行」,而說「四大」,有人解釋為:「四大中的地、水、火在五行中占了三項(水、火、土),五行的金含攝於四大的地,五行的木含攝於四大的風,這樣四大與五行就相通了。」這個說法是有其道理,但並不究竟。宇宙之內的起源和變化,用五行來解釋就足夠了。若總論宇宙之外,而要徹底說明其成、住、壞、空的現象,則四大之說才能涵蓋,但還是說得不究竟、不圓滿。
地、水、火、風之外,再加上空、識、念,而成七大。這是什麼意思呢?地是堅性,最為凝實;水是濕性,不具實體,而能廣泛流布;火是煖性,其性無體,寄於諸緣,最不可捉摸;風以動轉為性,不具實質但有氣動;空為無礙之性,其性無形,連氣動也沒有了;最後,一切法都會歸於識、發動於念。從粗到細微,總稱「七大」才夠詳盡說明世出世間一切法的起源和變化。
五行,不過是地、水、火、風的分布,而形成三界內的天、地、人、物。可見五行的範圍窄,而四大的範圍廣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