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選文章

四大菩薩 (無限的慈悲—觀世音菩薩)

四大菩薩 (無限的慈悲—觀世音菩薩)   文珠法師講述 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廿七日於香港九龍政府文化中心   一、慈悲的意義 二、慈悲的類別 三、慈悲的重要 四、慈悲的代表—觀音菩薩的聖號 四、慈悲的代表—觀音菩薩的性別 四、慈悲的代表—觀音菩薩的本跡 四、慈悲的代表—觀音菩薩的道場...

2013年11月15日 星期五

淨空法師講: 三昧


我們再往下看,「又《智度論》曰:從首楞嚴三昧乃至虛空際無所著解脫三昧,又如見一切佛三昧,乃至一切如來解脫修觀師子頻呻等,無量阿僧祇菩薩三昧」。這都是舉例來解釋百千三昧。《智度論》裡頭說從首楞嚴三昧,我們常講的楞嚴大定,楞嚴大定是性定,自性本定,不是修得的。但是我們迷失自性。首楞嚴的意思是堅固的意思,不生不滅,永不變異,所以它是屬於性定。乃至虛空際無所著解脫三昧,解脫是得到真正的自由、自在。怎麼得到的?放下便是。放下執著、放下分別、放下妄想,心跟虛空相應,不但分別執著沒有,起心動念也沒有,這真正解脫,實報土裡面無始無明的習氣都斷乾淨了。又如見一切佛三昧。見一切佛,佛從哪裡來的?自性裡面顯現的;換句話說,你不見性,你就見不到佛。見佛一定是真心,轉八識成四智才能見到佛;八識沒有轉,四智沒有現前,你就見不到佛。
乃至一切如來解脫修觀師子頻呻等。這又遇到一個術語,「師子頻呻三昧」,我們採丁福保編的《佛學大辭典》,這裡面給我們講「師子奮迅三昧」,師子頻呻與師子奮迅完全相同。「師子奮迅,(譬喻)師子奮起時,身毛皆豎,其勢迅速勇猛」,用這個來比喻佛的威猛。這下面有比較詳細的解釋,「師子奮迅時,開張諸根,身毛皆豎」。獅子什麼時候奮迅?當牠饑餓的時候,要捕獵野獸,這個時候牠奮迅,把牠那個威力完全展現出來。所以獅子大聲一吼,一些小動物腿都軟了,想跑跑不動,有那麼大的威力。你細心去觀察,牠在發威的時候,牠身上的毛都豎起來,像我們人常講的「怒髮衝冠」。人到發脾氣,古時候人都留頭髮,頭髮豎起來把帽子都頂出去,怒髮衝冠。那是什麼?真發脾氣,正在發威。所以現出威怒咆哮的這種相。「佛入此三昧,則奮大悲法界之身」,這是比喻,用師子奮迅來比喻佛。師子奮迅裡面有發威、發怒,佛沒有,佛是大慈悲,大慈大悲,奮發大悲法界之身。「開大悲之根門,現應機之威」,接引眾生展現這個威德,讓外道、二乘看到之後就服了,把外道、小乘比喻小獸,就像獅子一吼,這些小獸腿軟走不動,不能不服,取這個意思在,所以稱為「師子奮迅三昧」。
《探玄記》裡頭說,「從喻為名」,這個三昧之名是從比喻,「謂如師子奮迅之時,諸根開張,身毛皆豎,現其威怒哮吼之相,令餘獸類失威竄伏,令師子兒增其雄猛」。這個大獅子帶著小獅子,大獅子一發威,小獅子也得到大獅子這威力的加持,牠也表現得很雄猛,所以令師子兒增其雄猛,「身得長大」。「今佛亦爾,一奮大悲法界之身,二開大悲之根門,三豎悲毛之先導,四現應機之威,吼法界之法門,令二乘諸獸藏竄聾盲,菩薩佛子增長百千諸三昧海及陀羅尼海,如是相似,故以為喻」。這些話都不難懂,完全從比喻上說的,如來的威德是因地當中所發的大願,經過長時間的修行,功德圓滿自然展現大威德相。他自己有沒有作意?沒有。你看到佛菩薩都是滿面笑容,其中真有威德,這些威德誰見到?這經上講的有二乘、有外道、有魔王、有羅剎。這些眾生見到佛的大威德,見了之後他們也服服貼貼,歸敬三寶。有真回頭的,佛全部把他們得度;不肯回頭的,表面上應付還會作惡的,佛菩薩沒有不知道,依然慈悲攝受。那是佛了不起的地方,用德去感化,一定讓這些眾生,慢慢的時間久了自然受感動,他懺悔業障,回頭是岸。這見佛三昧,乃至一切如來解脫修觀師子頻呻等,無量阿僧祇菩薩三昧。
文摘恭錄—淨土大經科註節錄精華(第92集)--淨空法師2011/12/21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