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選文章

四大菩薩 (無限的慈悲—觀世音菩薩)

四大菩薩 (無限的慈悲—觀世音菩薩)   文珠法師講述 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廿七日於香港九龍政府文化中心   一、慈悲的意義 二、慈悲的類別 三、慈悲的重要 四、慈悲的代表—觀音菩薩的聖號 四、慈悲的代表—觀音菩薩的性別 四、慈悲的代表—觀音菩薩的本跡 四、慈悲的代表—觀音菩薩的道場...

2020年8月9日 星期日

蔡禮旭老師主講 判斷一個人,應該看他所言所行都不離道德仁義!

 

“三曰:中實險詖,外貌小謹,巧言令色,又心疾賢,所欲進則明其美隱其惡,所欲退則明其過匿其美,使主賞罰不當,號令不行,如此者奸臣也”。“奸臣”主要是第一個內心險詐,內心實在是很險詖、狡詐,但是外在的行為好像又非常謹慎。所以看人得要比較冷靜去看,所謂日久見人心。看人不能只看表面,或者接觸兩三天就下斷言。假如沒有確定的時候,不可以隨便舉薦這個人。

您看在《中庸》當中,對看人,有一段話講得非常精闢,提到一個為人臣者,不能取得上位者的認同,他就不能很好的服務人民。但是,得到上位者的認同,可是不能得到同仁的信任,不能得到同仁的認同,這一句話是“在下位,不獲乎上,民不可得而治也;獲乎上有道,不信乎朋友”,“不信乎朋友”就是同仁不能認同他,那“不獲乎上也”。為什麼?他跟上位者能處得好,跟同仁不能團結,那他的心性上有問題了。他假如是真誠,那怎麼會跟同仁不能團結呢?所以就看得更深入了。

“信乎朋友有道”,跟同仁確實相處得不錯了,“不順乎親”,結果對父母不順從、不孝敬,那跟朋友處得好,這也是個表相,您看越看越深入。我們看到很多人,朋友都覺得這個人很好、很慷慨,可是對父母卻非常無禮。為什麼他能跟朋友、跟大眾處得好?那還是利出發的。他為了他的事業,對人都可以恭恭敬敬,投其所好,可是面對自己父母,馬腳就露出來。

“順乎親有道,不誠乎心,不順乎親矣”,大家都說他是孝子,可是他的內心其實不是對父母真誠,是怕人家說他不孝,表面做得很好,人家誤以為他是孝子,內心還怨父母,這個叫“腹誹”。世間人看不清楚,天地鬼神明明了了。有一個讀書人,有一個機緣,剛好文昌帝君跟他說到,他們那個地方誰考上了。讀書人很訝異:“這個人很平庸。”帝君說了:“他從曾祖輩就積德行善,到他這一輩要發達了。”讀書人又說:“那我們那單位有兩個受社會大眾推崇的人,他們怎麼都沒考上?他們的學問、文采都這麼好,其中有一個,人家都說他是孝子。”後來帝君講:“他的內心是怨父母,這個叫腹誹,福報都折掉了。另外一個是辯才很好,但是說話苛刻、傷害人,造的口業已經積累了兩千四百七十多條,假如再繼續滿三千,他的後代子孫統統要淪為乞丐的命了。”所以真的修身得從心地下手,從起心動念下手。剛剛《中庸》這一段,要從真誠心去孝父母。

而“誠身有道,不明乎善”,也不行。他很真誠孝順父母,可是他是非不清楚,最後做錯事,那最傷心的還是他父母。所以《了凡四訓》裡面講到的,善有真善,有假善,有是善,有非善,有端有曲,有陰有陽,有大有小,有難有易,這些都需要深入學習,就能判斷善惡是非。因為有一個例子,有一個孝子,母親生病了,沒有醫藥費,結果他跑去搶劫,最後的結局當然是非常可悲的。

“六邪”這裡提到在心性上險詐,反而外在行為很謹慎。而且他“巧言令色”,其實巧言的話都是把話說得很好聽。判斷一個人,應該看他所言所行都不離道德仁義。“令色”就是表情都裝得很好,內心嫉妒心很強,嫉妒賢人。對於所要舉薦的人,都是只講他的好,然後隱瞞他的惡;對所要排斥、罷黜的人,都是張揚他的過,藏匿他的優點、美善。這樣人主就判斷偏頗掉,所以使主賞罰不當,號令不行,政令就不能很好的推行。因為他講話都偏頗了,反映上來的情況就不準確,最後這個角色也會錯,這樣的是“奸臣也”。

   

恭摘自《群書治要360》學習分享

蔡禮旭老師 2011/9/15 28

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

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